close

旅行的最後一日就剩下購物這個單純的目的了。因為沒有了大阪周遊卡可以免費搭乘地鐵,所以這一日基本上算是定點旅行,而地點則是大阪動漫商圈的日本橋筋商店街,目標不用說…當然是動漫周邊商品啦!

走進幾間動漫專門店,會發現雖然間數不見得多,卻總是一整棟樓都是其勢力範圍,男性向、女性向都區分得一清二楚,商業誌當然無庸置疑一定會陳置,除此以外,無論是喜歡機器人、鐵道模型、人偶盒玩的人,鑽研COSPLAY的人,收藏動漫遊戲周邊商品的人,為聲優所陶醉者,讓妄想無限延伸的同人誌愛好者,特攝戰隊的支持者等等,幾乎只要你的嗜好與這種二次元世界有點瓜葛,似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春天。還有近年流行的女僕咖啡店,甚至是提供膝枕、挖耳朵等特殊取向的服務亦能生存。

看到這樣涇渭分明的區隔,我不禁想到大學同學曾經感嘆:「這年頭漫畫動畫小說的男性女性取向未免分得太清楚,像小時候那種不管男生女生都喜歡看的作品已經愈來愈少了…」的確如此。姊姊也曾經嘆說:「好像因為媒體的管道愈來愈多,資訊量也愈來愈多,已經很少出現那種一說就大家都知道的共通話題了。」這種現象自然也發生於此,身為女性,你幾乎無法踏入男性向的店面一步,縱使晃眼而過,也會質疑「那種畫風的女人在男生眼中就叫做可愛?」,但也許相同的,在男性眼中看來,女性向的作品也格外難以接受吧?

而作品的多樣化,從同人誌的繪製出版就可印證。一棟大樓裡,可以有一整層用來擺放新出刊的同人誌,再用一整層來收納舊的同人誌。光是可以用漫畫系列、小說作者、中外電視劇電影、電動遊戲、原創、擬人等類別來細分,就不禁感覺到同人誌的世界真是無遠弗屆…光是要知道所有同人誌所描述的是哪部作品、哪些人,就不得不具有相當程度的資訊量,更別提某些你以為冷門到不行的作品,竟然也有人滿懷熱情地出同人誌,更別提竟然還有人與之同感而購買。

雖然已經不會像多年前一樣,僅僅是踏進BL專門店就感覺到渾身不舒服,聽著別人談論之,看著那些漫畫小說的封面也變得無動於衷。然而還是有那樣一瞬間,光是想到全日本有那麼多以此種商品(其實廣義說來是包括男性向、女性向的)謀生的人,就不禁在腦海裡浮現「腐敗」兩個字,當然不僅僅是愛好BL的腐女之意而已。倒不如說感覺到這社會的供需已達到某種程度,竟讓某些人可以終日靠著不見得很有營養的妄想產物而賺錢養家,說明了這個市場之龐大性。某種意義上,也算是了不起?

在日本橋筋看得很高興、發現了很多新東西,但實際上卻沒花什麼錢。(嚴格說來,這天除了午餐與便利商店買的便宜零食,根本沒有買其他東西。)該說什麼呢?個人的性格使然吧?向來對周邊商品沒興趣,覺得那種可愛漂亮的東西並不適合自己的房間,當然也不適合自己這樣不會打扮的人。我會感興趣的東西,向來都屬於「有內容」的商品,但是小說漫畫在台灣多半租得到(還是中文版的),廣播劇CD、電動遊戲又可以(很沒道德)地下載,若要說很難獲得的大概是同人誌?偏偏我對這方面一點研究也沒有,結果便呈現這種狀態?好像入寶山而空手歸的感覺。結果這趟旅行買得最盡情的就是哥哥,竟然還加購一個旅行箱,好裝他的戰利品。

算了…反正到這把年紀也幾乎看開了,與其拼命拍照,不如在當下盡情體會,與其花錢買紀念品而讓家裡堆滿負擔,還不如讓這一切成為腦海中的記憶,即使可能抹滅、淡去,至少將它們化作文字,留在電腦檔案夾裡,某一日可以隨時開啟記憶,這個不僅是流水帳式的記憶方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