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離開奈良,來到了京都。雖然一直以來都認為京都是個古色古香的城市,應該放眼望去皆是低矮的老店鋪與身穿和服來去的行人。然而也曾聽聞許多懷抱那樣憧憬的人,來到了京都以後,因為它的繁華與現代化而感覺到失落沮喪。既然殷鑑不遠,雖然有此準備也不打算因此而失望,然而從京都車站踏出來,再搭乘上市內巴士行旅於各個景點之間時,這種古老與現代的交錯及融合,非但異於原本心目中想像的京都印象,甚至拿它與前兩日待的奈良比較之下,亦是各有千秋,專擅不同。

京都大,不但各個廟宇神社景點分散各處,除非精心計算設計,否則很難全憑一雙腳走遍它。京都寬大的四線道較之奈良的二線道,其大小與規模便可立見分曉。馬路邊有不少高樓大廈,雖然不似東京台北紐約這些大都市那樣囂張狂妄地競高,然而卻也一棟棟都是現代化的建築物,當然大樓之間也參雜著各家老字號的和菓子墊、道具店等等,但整體建築物的高度卻往上提高了不少,若說奈良建築物的平均高度是一點五到二點零左右,那麼京都的建築物高度平均應該有三以上吧?要說大,因為土地廣大,所以連建築物也可以很大?你瞧那朱紅色柱子與墨綠色屋瓦並鑲金邊的平安神宮,不單建築物與其庭院佔地廣大,就連其正門口相對的鳥居也大得難以言述。或者是南禪寺的三門,號稱是世上存留最大的三門建築物,坐在它的階梯上享受日光的曝曬,可謂冬日的極佳享受。

然而在我看來,京都與東京最大的差異性在於:京都因為有諸多的古蹟建築歷史遺跡,在科技現代化的精進渴望與維護歷史古蹟的使命之間,後者的壓力始終是更為沈重一些的,京都一方面坐擁古蹟的遺產,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背負著守護古蹟的包袱,它無法像大阪、東京或其他地方大刀闊斧地拆除重建,縱使在這個一步步蠶食京都老街巷的時代裡,你只是看到京都試圖將『現代』與『傳統』巧妙地結合於一起,這又不同於奈良那裡的神社寺廟,只是按規矩保存著昔日的建物。

結合『現代』與『傳統』的深刻體驗,要說在西本願寺裡吧!在寺廟裡裝設電梯、供輪椅使用的斜坡、提供塑膠袋讓遊客裝鞋子、有著與原本建築物類似顏色的新圖書展覽大樓(還裝設有扶手電梯),倒也稱不上是多麼先進的科技,卻實實在在令人感覺到京都在古蹟方面的用心,他們想方設法讓環境更現代化、更方便,然而卻也盡力在外觀上維持原本的古貌,很難說這到底是好是壞?對於那些堅持原本和風的人來說,或許怎樣做都是動輒得咎吧?我卻以為他們努力的態度值得嘉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