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科書的教學告一個段落,距離第一次定期評量還有約兩個星期的時間,每個班級有五到六節課要上,我卻對該做什麼事情感到遲疑,腦中亂糟糟的,有種不甚篤定的感覺。

考前嘛!不就寫寫評量卷、作業簿當作複習、考試?我也是這樣排定的,扣掉(因為上級指示不可使用的坊間、廠商?)考試卷之後,光是作業簿和重點整理也綽綽有餘,如果再加上點遊戲活動,似乎要消磨掉那幾堂課,也不是太大問題。

我雖然說不清哪裡不對勁,畢竟(幾乎)每個老師都是這樣考前複習的,卻覺得如果接下來兩個星期都這樣做,自己每節課要做的,就是指示要寫的單元,或者不斷將那薄薄幾頁的課本習作再三複習,並且訂正、批改學生寫完的作業簿,課堂上要做的就是無聊到爆地巡視教室(或者乾脆坐著放空發呆?),這似乎有種哪裡虧欠學生更對不起自己的感覺。

只是覺得以自己出的考卷之簡單程度,實在沒有必要逼著學生將課文、考題練習再三,把這五六節的時間全都用於考試,讓教學的目的只墮落至為考試而服務,這豈不是台灣教育的徹底悲哀?再加上,先前教學時我有針對課文做較周詳的解釋說明,也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有興趣的遊戲活動,卻還沒有機會介紹些能深入思考的內容,總覺得這段空檔,應該是個機會的…

雖然有這樣的念頭,卻怎樣都找不到合適的教材,在網路上四下搜尋,也埋首報紙新聞中,腦中彷彿有幾部電影符合主題,最近讀的書籍也有些許片段震撼了想法…但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,卻怎樣都還沒能去蕪存菁、形成具體架構,依然是空中樓閣。讓我既希望能突破點什麼,卻又唯恐呈現失敗,還不如讓學生寫作業簿,雖然乏味,至少安全無虞。

在這樣的日子,讀了一本書《工作是乘法》給了自己釐清想法的契機,似乎比較明白自己為何而做,又為何而如此做了。

(一)工作密度

所謂的『密度』在於一定的工作時間裡,究竟實質投入的時間有多少?表面上上班時間八小時,但那是沒有一分一秒浪費的八小時?還是泡茶抽煙喝咖啡下棋聊天混過去的八小時?我一向要求自己公私分明,在工作場所就避免做私人事情,但最近稍有鬆懈,也會覺得在工時做私事,難免遮遮掩掩,效率也不高,確實應該要強制要求自己工作歸工作、私人歸私人才對。

但在此我領悟到的另一個『密度』則是課堂教學:學生全神專注地投入學習是一節課,但打打鬧鬧、渾渾噩噩地隨便打發也是一節課,而時間何等有限?究竟我應該要給學生哪一種『密度』的教學?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應該要前者,然而要做到前者的教學,意味著教師也必須要有十足的準備才行。

只是也不乏某些老師,能混一節是一節、能混一天是一天,時間無非是輕易打發的玩意,所呈現出來的教學密度恐怕就極其疏鬆吧?

(二)工作品質

但比起『密度』來說,更能將時間發揮到最大效益的,則是工作的『品質』。『密度』無非就是一段時間內的投入工作久暫,用來衡量教學,就是豐富與否;但『品質』則是一份工作的意義精神所在,它是否具有影響力?是否能夠感動人心?是否有做的意義和價值?

這也是我希望未來努力的地方,一節課四十分鐘,如果所傳達給學生的訊息是具有震撼性、影響力,甚至能夠感動學生的,讓學生一輩子不忘記這堂課,那遠比幾十堂乏味無趣的教學,其價值意義更甚。

然而,談何容易?學生調皮搗蛋、反抗嗆聲,做老師都未必導正得了,『影響』?『感動』?豈不是痴人說夢?但困難並不代表不值得追求,或許最近這陣子迴盪心弦的迷惘困惑,就是我對此的嚮往吧!

(三)時間價值

該書的作者要人去假設自己的薪水更高時,那麼預想一下是否自己做的事情配得上那個薪水呢?他說:「影印之類的事情,是時薪三百的人才做得來的?還是說九十元時薪的打工族就足以應付?」作者要人們去做薪水更高者所做的事情,簡單講,就是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。

我沒有那麼遠大的志向,也不曾想像自己賺大錢的模樣,但確實會思考:「現在自己所做的事情,是不是路邊隨便找一個人來,都可以做得比我好?隨便找個代課老師就好,何必要我這個在教育職場待了五、六年的人在呢?」

上國語課生字時,就播放電子白板,看筆順、部首與解釋自動呈現在畫面上,帶著學生念一遍就好;上健康課時,不管三七二十一,是否與課本內容有關,播放幾部卡通電影給學生看,反正學生高興就好;想不到做什麼事情,發下考卷或作業簿讓學生考試、書寫就對了,考前一再反覆練習準沒錯。

如果是這種程度的教學,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來上課了,教育又怎能作為一門專業?(雖然我得承認,自己其實並不很專業。)我期許自己能把每一節課都上到足夠水準的程度,是自己如此薪水(甚至更高薪水)所值得的水準。所以我努力思考:在一定的時間內,要怎樣才能呈現最大的時間價值。

(四)80/20法則

要衡量時間的價值,就得提到著名的『80/20法則』,其含意大略是說:我們工作的百分之八十成果,通常來自於那百分之二十的努力。也就是很多時候,我們大部分的努力都是徒然無益,雖然花費了百分之八十的時間,卻只能達到微少的百分之二十成效。而應該改變的,就是去找出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情,然後將原本只花了『百分之二十』的努力,盡可能提升到三十、四十或更多;另一方面,減少對不太有效果的事情,減少花在它上面的時間,從百分之八十降低到七十、六十或更少。

就教師的工作來說,什麼是花費了老師百分之八十的時間,卻只達到百分之二十效果的事情?我首推『改作業』,而作業中又尤以『作文』一項最吞噬教師寶貴的時光。簡單的兩面數學作業,三十個學生的份量累積起來,就可以用掉老師半節課以上的時間,若是讓學生兩兩互改,不必五分鐘就解決了,但為了作業調閱,老師們還是努力自己批閱,日積月累所用去的時間可想而知。

而作文更糟,老師聚精會神把時間用在學生那文不對題、前後不通的文章裡,要絞盡腦汁批改修飾,最後還得寫句言不由衷的評語。一個班級一篇作文的批閱得花上老師幾天的功夫,但大多數學生是怎樣看待批改結果的?不就是瞥上一眼,然後塞進抽屜裡?

我當然佩服那些加班留校(甚至帶作業回家)批改的教師,但坦白說,那不是我行事的作風,我也不覺得那樣文字上的指導能達到多好的功效?要有疑問,在學生書寫的當下就可以提出建議,實在也不必到完成文章後才寫那些長篇大論做教訓。

所以自己當導師時,每天的作業都很少,只要達到基本的國語數學各一項就好。如此一來,隔天就能利用一節課的空堂時間就批改完畢,不需要加班花額外時間改作業,而能夠將時間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

那對老師來說,什麼才是那發揮百分之八十成效的重要事情?以導師來說,要關注的對象首要是學生;以科任老師來說,要努力的則是教學。其實本質很接近,都是要老師把專注力放在學生身上、課堂教學上,之所以還有導師、科任之別,那是因為導師全天就與一個班級相處,能掌握人才能掌握課堂,而科任對人沒那樣熟,所以要以教學本身抓住學生注意力,同樣都要專注在課堂當下。

忘記從何時開始的,我養成一個習慣:課堂上儘量不批改作業,即使學生在上美術繪畫、寫考卷或者閱讀,我也盡量巡堂走動,觀察每位學生的情況,隨時給予支援和行為的糾正。避免讓錯誤的行為在私底下蔓延開來,以致於最終難以解決。

(四)行動勝於躊躇

和剛開學時很像,當時也為了一節課應該做什麼活動而想了好多種可能性,一會兒覺得這差、一會兒覺得那糟,總覺得雖然有很多備案,卻沒有哪一個有令人篤定的安心感。

是足供思考的時間太多,才會『想太多』以致不知如何決定?是了,想自己還是導師時,隨便翻翻教師用書幾分鐘、稍微註記一下重點,就可以上它個一節兩節課,也半點都沒有問題。而如今,有那許多的時間準備,卻反而迷惘困惑、不知所措,恐怕太多的時間、太多的抉擇,反而會令人踟蹰,在時限到臨前,腦中就會不斷地考慮各種實施可能性,結果未必盡如人意。

要學著『捨棄追求完美』,不必要為了一節課的內容,而花上十倍的時間去準備,那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事情。所以我需要『時間的節制』:給予自己一個期限,在那之前做好準備,接著就放著不管,直到教學前(當天早上或前一節課下課)再稍微瀏覽一番,然後直接上陣,勇敢踏出那一步,不需要想太多。

雖說思考可以提升教學的品質,但想太多卻會讓人迷失,也浪費了許多可供他用的時間,卻是件可惜的事情。總之,行動就對了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教學省思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