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的工作簡單說就是『按表操課』。而這『表』自然是『功課表』:上課四十分鐘下課十分鐘,還有午休時間、打掃時間等,時間的安排甚至各個學校都不相同。我實在不太相信坊間所販售的行事曆、手帳能夠貼切地幫上我什麼忙,從第一年的摸索,到如今第六年的熟練,我自有一套個人的手帳學。

直到去年為止,我最愛用的還是(供學生使用的)『日記式聯絡簿』,一天一頁,位置超大,要記錄的事情全都寫得進去,而且廠商已經把年月日週的欄位都印好了,只要填入日期就好,非常方便。

我將上方原用來抄聯絡簿的欄位用來記錄每天的回家功課、該提醒學生的事項、要抄的名言錦句等,如此一來,在每天放學前抄隔天作業時,就不需要大費周章思考究竟要出些什麼功課了,因為這些全都在一週前就已經規劃好了。

與作業同時規劃好的,則是下一週的教學進度:我會將下方原用來寫小日記的欄位,用尺畫線,標上『節次』、『科目』,並在該節課下方規劃好那節課上課的重點與範圍。說起來不是什麼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,但教學五年來,我唯一能拿捏得準的事情,便是掌握好下課時間與教學範圍,總是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,將我規劃好的內容上完,幾乎不曾拖延。

而我之所以要預先規劃好每節課的內容,那實在也是我個人的缺陷所致:我並不擅長臨機應變、即興演出,若不曾在心裡設計一個腳本與大略內容,便唯恐自己不知所云、言之無物。簡單講,我幾乎是把每一節課都單獨看待,對我而言,『按表操課』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,不需要校長諄諄教誨、耳提面命,我也鮮少把時間用在處理零碎事物上。

以日記式聯絡簿改良而成的教學手帳用了有四年多,然而近年來因為校內改用自己設計的聯絡簿,再也無法拿到多餘的聯絡簿樣書(如今更改用縣府版本的聯絡簿了),所以上個學期我勉為其難地買本相同大小的筆記本,自己畫線、寫日期,結果就是寫得我手超酸,而且中途還寫錯一堆東西,又塗塗改改的,好不麻煩。

有了前車之鑑後,加上今年擔任科任老師,對教學手帳的需求與導師身份又大不相同,於是整個暑假我腦中就在醞思,考慮要設計一款怎樣的教學手帳才合用?這一回,我決定不買現成的手帳或筆記本,而是用word先設計出大略的樣式,再送影印店,請老闆影印並且裝訂。

暑假,在拿到課表以後,我就開始設計版面:週一到五,每天七節課,將每天要上的科目與班級填入表格;設計一頁課程計畫的欄位,稍做註記每週的課程怎樣安排,以及應事前準備哪些物品,並加上代號,如此一來每一節科任課,只要填入代號,就知道指的是哪一節的教學內容。

然後按此版面,連續印上二十一次(總週次),並且裝訂起來,就擁有了一本屬於個人獨一無二的教學手帳了。我在常去的影印店麻煩老闆製作,加上膠裝與封面,也不過一百多元而已。比起外面買一本廉價手帳的價錢,是稍微貴了些,但比起精裝本的行事曆似乎也算不得昂貴,而且想想:花這些小錢,就可以省卻每週抄寫節次、科目與星期幾的麻煩事,也算是極划算的投資吧!

完成這個手帳後,我忽然覺得許多人都陷入某些盲點裡:很多人省下錢,寧可撿人剩下的手帳行事曆,然後想盡辦法去把已有的欄位改成別的功能,把時間欄位塗改,再寫上符合自己需求的時間表,如此竭盡可能地壓榨自己那一小本的手帳。或者彼此討論哪種手帳最好用,甚至花上每日四元的昂貴價錢去買一本日本的手帳,也不思考是不是真的好用。卻很少人會轉換一個想法,化被動為主動,自己設計一款適合自己的手帳。我以為不同的行業、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手帳,商業買賣的人、坐辦公室的人、在外跑業務的人、大學生…每個職業每種人所需要的手帳其實大不相同,並不總是用『小時』來切割時間,人們其實可以依自己的需求設計手帳的。

如我所言,這其實很簡單,只要思考自己工作或生活裡需要哪些欄位與安排事項,設計個簡單的表格,然後大量印製,再裝訂起來便是。我們又不是那種販售手帳的專家,也沒必要在手帳裡加上花花綠綠的圖案或算命吉凶,只要手帳的欄位設計符合個人的需求,使用起來令人覺得舒服便可。

這是我第一回使用自己設計的教學手帳,其實還是會感到害羞不好意思,但說實在的,真的挺好用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gar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