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虎丘雷同,西湖亦是一自古以來便是遊人之多的觀光勝地。為之填詞題詩寫文章的人不知凡幾,(在我那年代)高中國文課本有『晚遊六橋待月記』之文,可知當時意欲獨樹一格的文人就已經被那香汗如雨、擁擠若市的西湖遊人給搞得頭很大,明明自己也是要遊湖,卻又不想與俗人一起湊熱鬧,才硬要編列出幾種遊西湖最美的時刻季節來。

所謂『西湖十景』裡涵蓋了春夏秋冬四季各自獨特的景致,「斷橋殘雪」非冬季不得見,「曲院風荷」亦要仲夏才有荷花盛開之景,「蘇堤春曉」猶需春日方能感受其滋味;至於一日裡的晨昏午晚,西湖也有她各自獨特的風貌,「雷峰夕照」得傍晚時分才得所見,「三潭映月」還需暗夜皎月才顯得其魅力。於吾等非長年累月居住在西湖岸的遊人來說,季節那是無從選擇起的,特別是我們教職人員,非寒冬酷暑不得出國,所能見識到的季節無非冬夏二季,至於一日之晨昏午晚則又該選擇何時遊湖尚佳呢?卻是吾等遊人可以規劃的。

杭州近年來為推行觀光,在市區設有多處腳踏車借還點,只要在(某些)旅遊諮詢中心辦理一張IC卡(需三百元押金),就可以持卡在任何一處的腳踏車借還點借與還車。手續也極簡單,只要拿卡一刷,腳踏車的鎖即開,你就可以騎乘此車離去,到了另一處借還點想停下來,也可以把車放入停靠處,刷卡就還車,然後輕鬆無負擔地賞景遊玩,甚是方便。(一路聽下來真像是打廣告。)因為初到此地、人生地不熟,比起蘇州的公車路線,杭州的公車又更為陌生、難搭乘,加上許多班車有時間限制(才四點多就休息?),讓我們在杭州若非直接乘TAXI,就是以腳踏車代步,畢竟比起一雙腿步行,有單車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。

腳踩踏板,將背包放置在前面籃子裡,我們便極愜意地遊西湖了。說是「遊」…其實一路上並無停下太多景點遊覽,多半如風一陣地騎車「咻」過去,對西湖的感覺也只能以印象描述,但這印象應該還好過那乘車觀光的旅行團,僅有點狀的分佈,而無全面性的瞭解。至於我們,雖然那些要錢的景點都未踏足一步,僅在外匆匆一瞥,卻也實實在在地遊了西湖「兩圈」(你沒看錯,就是兩圈),起碼可說具備了線性的概覽吧?

我們自延安路至「柳浪聞鶯」,先是逆時針走找尋該日的午餐,吃過後,則再度順時針方向而行。在(忘記幾號)公園處,停下車來,走了西湖邊彎彎曲曲的小橋,雖然靠岸不遠,卻又能充分感覺西湖「水」的味道,遠方近處皆有船隻畫舫,雖然此處不甚有名,氣氛也猶是宜人,一點都不意外會有幾間飯店、酒吧開設於此。

然後再次於「柳浪聞鶯」處停駐,才一踏進牌坊所隔出的空間,那幾十株的柳樹便迎風襲來,有如幾幅的綠色簾幕垂落而下,又彷彿串了翡翠珠子的絲線一條條懸掛,「柳浪」之詞並無虛造。再度感覺柳樹之美,一點都不驚異何以古人獨鍾愛此,鎮日寫詩於她了。所謂「數大便是美」,一株柳樹姑且能說是情調,但一大片的柳樹群栽於此,那就值得文人為其安上一個「西湖十景」之名。然「柳浪」有見,「鶯」卻未聞,想是季節不對吧?在林木茂蔭中,我僅僅聽到夏日的蟬正無盡地鳴叫,只得落得一個「柳浪聞蟬」之實。

DSCF0502.jpg 

至於那稍後去到的「曲院風荷」亦與此相仿,沿著九彎十八拐似的水上石橋,圓傘般的荷葉一一展開在水面上,其間偶有幾株綻放著粉色的荷花,或者幾頂尚未被摘去販賣的蓮蓬,但更多的是殘敗枯凋的荷屍。也不知道是那遊人賞玩的無情?還是政府保護的不力?院子是古的建築,也有那彎曲的棧道,荷花也依舊迎風綻開,但僅僅是花朵枝葉的殘敗,便足以叫人覺得此「西湖十景」稍有名不符實。

 

何者不是如此?一處之所以為美景,賴的豈不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並聚嗎?有適恰的季節與時分,那是天時;有如此地形山水與植物栽下,那是地利;有人文歷史的建築物與傳奇加持,那是人和。然而海可枯石亦爛、愚公可移山,別說地形能永遠存在,就連氣候都可以改變了,人為的力量自然也能輕易地主導一地的風景感官。我於是格外覺得美景之難得,千年前的人所見之美景,豈可能與今者所見相同?我想…當初那些文人列出「十景」時,想必也是種私房傳授的訣竅吧?怎料得今日每個人都在守候著此景,美景一旦群雄並至,也就缺少她人和中最需要的一點—寧靜—了。也許…新的時代,人們還需要自立自強地自行體會出何謂美景。

我們因沒有經驗,加上時勢所趨,總共繞西湖兩圈。第一圈是在下午,順時針走楊公堤接白堤,再回到柳浪聞鶯一帶;第二圈則是在傍晚六點多以後,要看印象西湖,卻找不到公車可達,礙於情勢,我們急速驅車經蘇堤至對岸的岳王廟、曲院風荷一處,但表演結束後八點多快九點,公車已停駛,腳踏車卻於九點後不得借出,要招計程車又決計搶不過當地人,於是我們只好走路回旅館。初時還可以欣賞風景,夜晚的白堤頗有情調,但走到後來已是快瘋了,腳破皮很痛,為了不去想這回事,只好愈形加快步伐,以速度忘卻痛苦,終於是走回旅館了…只能說,西湖真遠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大許多,要逛西湖千萬要準備充足的飲料糧食才行。

DSCF0522.jpg

以此因緣,也算是見過西湖的正午、黃昏與夜晚三種面貌了。要問我何時遊湖最佳?以何種路線較好?我勉強可以說:如果你純粹只想騎著單車迎風暢遊的話,四五點接近傍晚時去遊湖應該最適宜,之前則太熱、之後又太暗(看不到路有點危險),而且可以從陽光仍亮時,看到夕陽餘暉以及夜幕低垂,陽光的變化會使得景致極其不同。(如果路線偶然恰巧,說不準能恭逢「雷峰夕照」之景呢!)至於路線,我推薦楊公堤與白堤,至於蘇堤,若能找得人少之時,騎乘在那一座又一座拱橋間,感受衝上與溜下的滋味,也是絕妙,只是人太多的時候,閃人就要點技巧了。

 DSCF0531.jpg

我尤其喜歡馭單車於楊公堤上,遠離了遊覽車常停駐的雷峰塔、蘇堤等景點,楊公堤的馬路非但寬闊,單車行駛其上,安全無虞,兩側還有林蔭步道,顯得清幽寧靜,在溽暑盛夏時刻騎乘其間,只覺暑意全消,絲毫毋須擔心烈日當空,甚至悠閒。如果時間夠多,楊公堤兩側也有一些不挺熱門的景點,不妨驅車前往一遊也挺不錯?於我而言,光只是能夠毋須閃避行人、畏懼汽車,安心而悠閒、慢吞吞地騎單車就已經足夠,有高山流水的美景在前自然挺好,便是如此簡單感覺一種寧靜的氣氛也極佳。

沿著楊公堤就接著走白堤,與楊公堤那種不見兩側景致如何的林蔭大道相比,白堤則可相當近距離地感受湖水的環繞。去掉幾棟較大的建築外,白堤兩邊盡是湖水蕩漾,白堤寬度雖不如我想像中以為那樣窄小,而今卻覺得是挺恰當的寬度,既足夠容人車往來其間,卻仍能有親臨水邊的貼近感,與一路騎來,雖名為環湖,實際上看的盡是道路樹木大不相同,除非進景點,否則難見西湖一面。至此我不禁要大呼:「這才是遊湖啊!」

 

這次江南行實際上是購買機加酒的自由行程,我們索性也去看買一送一的『印象西湖』表演,此門票原價220元人民幣(而今又漲10元),而我們以半價入手,換成台幣也要550左右的價格。但我得說句老實話,一個小時的表演卻沒有給予我票價的等同價值感。此一半還要怪罪於欣賞的觀眾!

「印象西湖」自然有其了不起之處,它以西湖為實景(位於曲院風荷一帶,以蘇堤做背景)已是難得的構想,而那許多的器材機械等,在白晝未表演時全都沈於水中,總讓人訝異這些觀眾台與布景是何時搭建起來的?只因白日來此時,還依舊只是一普通的風景名勝而已。將原本的小橋、林木,乃至於西湖的水都作為布景本身,此構想已是一佳。

至於第二佳則屬大陸獨有,自國共內戰便有「人海戰術」一強,而今「印象西湖」的賣點仍然是人多取勝,一場表演能夠動用五百多名演員,這可不是區區台灣小島可以有的陣仗。每晚表演,而票價亦不斐,光如此就可以想像究竟杭州有多少人靠此餬口了。

人多也的確壯觀,那些西湖的「印象」畫面在他們群體的演出中,一一展現於眼裡:人手一枝荷傘,便足以搖起「曲院風荷」的美麗;一隻隻螢光閃亮的魚兒竄動著,似乎隱約暗示著「花港觀魚」之情趣;還有那人海所搭建起的橋,忽爾白光一閃,已成「斷橋殘雪」;還有氣勢磅礡的大鼓,朝著水面擊打而濺起的水花,雖然我無從說其典故,卻依然能被震撼…

但佳者也僅止於此了。基本上「印象西湖」是以「白蛇傳」為藍本創造的作品,但看不懂的愛情部分實在是最蹩腳的地方,我完全不會被這種飄飄渺渺的才子佳人戀愛給感動。可能是我對那身穿小生服飾、面紅齒白卻手無縛雞之力,但老愛發牢騷之詞的書生很討厭吧?所以管他們怎樣悲戀,我完全不痛不癢。

表演本身尚無太多令人挑剔之處,但觀眾品質卻可以毀了一次觀賞經驗。「印象西湖」畢竟是以觀光客為主要銷售對象,觀賞的散客不多,比較多的還是旅行團為主的團體客人。我前面的一對男女,當眾摟摟抱抱、卿卿我我的,甚是惱人。至於身後的一團人,領導者自誇著「我已經來看過六遍了」,然後大肆評析解說,唯恐他人不知道在演什麼似的,超級吵人且沒有品的。甚至明明開場就已經提醒「為了版權,請勿錄影照相」,燈光一亮、一開演,立刻看到無數人拿起相機,閃光燈亮個不停…後有聲喧鬧,前有相機閃,一整個看表演的情緒就沒有了。

原本就是再好的表演也敵不過最糟的觀眾,何況「印象西湖」在我看過蘇州評彈以後,其高下之間猶是未定,遇上了沒品的觀眾以後…其價值愈發地直直落。原本「印象西湖」所求的對象就是觀光客,觀光客圖的也就是個熱鬧、大場面,與蘇州評彈博物館裡那只以表演本身為目標的觀眾們,本來就大相逕庭,而我又在企求些什麼呢?只能說自己不該誤闖這等旅行團群聚之處而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