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四元人民幣的花費,一場午後兩個小時(一點半到三點半)的評彈表演,卻不料成為我在蘇州魂牽夢縈的記憶畫面。才明白所有旅行裡最美好的事情,往往出自不期而遇的偶然。

評彈博物館在平江路岔出的一條巷子裡,門前有銅雕像,車伕、說書人與接待者,說明著往昔評彈作為娛樂活動的盛況。說「往昔」…那「而今」又是怎生模樣?我卻待要親自見識一番,想來應與那耦園裡設的評彈表演有極大的不同吧?雖然尚未見識,但光想到耦園桌上的價目表,隨便點首「茉莉花」之類的歌曲就要二三十元的高價,與如今我們要看的兩小時一場才四元的表演,想必差上許多吧?

的確差許多…(雖然我未聽過點唱的評彈)評彈博物館的表演非但沒有因為廉價而簡陋,反而有超乎我想像中的演出水準,甚至可以說「應該捨『印象西湖』不看,而賞一場真正好的評彈演出。」

 

午後一點左右,我們付錢買好票、劃了座位,便按著票卷找到座位坐下。望望四周,多半是些老年人,搖著扇子、啜飲著茶水,在表演尚未開鑼前,三三兩兩的閒話家常著…也因為找座位之故,我們與當地一個老先生攀上話,他和善地問我們來此的目的,想必是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混雜在這個空間裡顯得格外突兀吧?「是來學習的嗎?」「不曾聽過評彈,來看看是怎麼回事。」經他這樣一提及,我反而注意起周遭的組成份子了。

幾乎都是老年人,想來這已成為他們每日午後的固定娛樂,消磨時間也罷,彼此交際應酬也好,甚至是增添點生命延續的意義也不錯,我想評彈對這些老人來說,必有其重要的存在價值。但除此以外尚有另幾類份子,一類是老先生口中「學習」的人吧?他們佔居較昂貴的席位,有的是年輕婦女,搖著折扇、身穿古典旗袍,家境看來頗佳,還有的不過國小年紀,桌上還擺放著麥當勞、手上猶翻著漫畫雜誌,與這古典的建築空間頗格格不入,但開演後,立刻收拾起心情,專注在評彈之上。另一類則是如我們一般的觀光客,或者想品味不同一般人的旅遊體驗,或者是由當地人介紹引領至此的,無非是闖進這個凝滯時空的遊子。

一點半,鈴聲準時鳴起,台上燈亮、左右兩門簾被掀開,兩位表演者登場了。一瞬間卻讓我訝異了,本以為評彈這種傳統表演,演出者應該會更有年紀的,卻不料男女皆年輕,甚至可以說頗是容姿端莊,(以這種票價來說)可說是俊男與美女的水準了。

那女子身穿紫紅色旗袍,一頭捲髮紮於腦後,簡潔而俏麗,兩腿交疊,不時可見她一雙秀腿;至於男子,一襲藍黑色馬掛,也是眉清目秀的,就神韻來說,我會以「玉木宏」來形容他。(無論正經搞笑皆同等意義。)縱使明知自己聽不懂蘇州的吳方言,心想光是欣賞這俊男美女也算是值回票價了吧?

今日所評彈的劇目是『白蛇傳』,由女子先開唱,只見她懷抱琵琶、手輕撥弦,一張櫻口隨之抑揚頓挫地幽唱,至於那男子手撥二胡,面色凝重地為之伴奏。我本來就沒那樣喜歡細水流長的慢曲長歌,加上聽不懂吳方言,才開演沒多久我就在她吳儂軟語的曲調下昏睡過去了…

直到他們結束這段「彈」曲,開始「評」劇時,我才再度被驚醒。雖然同樣聽不懂方言,但其中夾雜的京劇對白(很少,大概十分之一不到?)偶爾還能聽出一二,縱使如此,此二人的表情神態卻做得十足,雖然語言不通,卻依然令人看得津津有味。

前有言,那男子未開唱之前始終面容凝重、不苟言笑的模樣,讓人覺得他頗是嚴肅。卻不料一旦開始「評」劇,他可以化身那許仙,將許仙那懦弱、唯唯諾諾、一切唯妻命是從的懼內模樣表現得十足,既想聽信道士讒言用那符咒,卻又逃不過妻子法眼,只得裝死、當作沒這回事,而另一會兒又變身做沒啥小路用的道士(可以肯定不是法術高超的法海),幾度噴符水,卻怎樣也害不著白娘子。那男子將故事表現得如在眼前,不該他表現時便半點表情也沒有,絲毫不搶戲,但該他表演時,則眼神、表情、手足,一舉一動均讓人如臨現場,比之演戲也絲毫無不足。

至於那女子功夫亦不遑多讓,不唱曲時,總刻意地抿起她一張小嘴,兩頰鼓起圓圓的笑靨酒窩,頗是衿持。但一啟口開唱,你又見到一個精明幹練,將老公吃得死死的白娘子就端坐在那裡,既聰明能斷事,卻絲毫不掩她年輕女子的活潑嬌態,雖嘆那許仙之軟弱、笑那道士的彆腳,卻也不覺得白娘子太過強勢以致於霸道招惹人厭。真只有一個「可愛」之詞可以形容。

DSCF0493.jpg 

兩個小時只演一件事:白娘子與道士鬥法。而這齣戲從七月十六要演到七月底,有整整半個月之久。雖然我後來還是昏睡過去了,聽不懂的語言要人聚集精神兩個小時真不容易…但依然要說:如果我聽得懂吳方言,其間樂趣恐怕不只倍增吧?

孔子曾謂「餘音繞樑,三日不止」,此表演給予我的感動,雖不到那種音猶在耳的程度,卻也叫我念念不忘,有點迷上了現場表演的感覺…

初時未能回答的問題,而今我似乎能領略其大概了。夏日午後,正是烈日當空,而一群或認識或不識的人聚集一堂,只為聆聽一席傳說故事。這故事往往還是人們耳熟能詳者,表演者憑什麼留住觀眾的目光與身足?活靈活現的表演,額外增添的角色個性與對白,接連半個月的「欲知後事,請待下回分解」勾引著人的胃口,不算昂貴的票價…當生命僅剩下時間可以空擲時,這豈不是老人與閒人最好的去處?故事、戲劇永遠都是牽引人夢魂不放的最好使者。

縱使在今日這個網路如此發達、電視隨開隨看的年代,依然有一方空間為現場演出而存在,也依然有一群人(即使多是老人)願意日日不輟地支持,我想那就是一種恆久不變的價值吧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