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筆的理由是什麼?恭坐案前的你默默問自己。沒有結論、沒有答案,只是突然一股的欲望勃發,不…甚至連「突然」這樣的用詞都未盡精確,只是在京都北野天滿宮埋下的種子,似乎萌發抽芽,在百般不知所云的日子裡,催促著你做點什麼事情。

於是,你從收納雜物的櫃子裡,翻翻找找,拿出一方廣告單包裹的硯臺、一條墨,以及一包九宮格的宣紙,又信步走至鎮上文具店裡買了隻百餘元的毛筆。

在毛筆浸水軟化期間,你為硯臺注了水,循著圓形的凹槽裡畫著圓,讓墨條固體的黑,融入清澈的水中,直至清水也被染黑為止。研墨的過程竟超乎想像的久,毛筆蘸了好幾回,渲染在紙上的,依舊是潤開的水痕而已。不想輕率地傾倒瓶裝墨汁,你只能繼續枯燥乏味地磨墨。思緒卻隨著規律的動作而盪開…

是不是像自己一樣,古人每寫一回文章,就要這樣大費周章、花費時間地鋪紙、研墨?在真正能夠揮毫之前,竟有如此漫長的時間必須等待,是否在那段過程中,文人早已鋪陳構思好欲寫之作?早已經是胸有成竹,只待將之展現於人前紙上?

以毛筆書寫,不似你用慣的原子筆、鉛筆流暢,更不及以鍵盤敲打的迅速。書寫速度的本身,會不會也影響到文章的長短與優劣?書寫的速度就如同思考的速度,文字甚至可以不經大腦就流洩而出,望著電腦以及自己輕快的手指,你不禁如此猜想著…之所以詩經、漢賦、唐詩、宋詞、元曲都盡可能精簡,縱使是散文也尚稱精鍊,雜劇小說等文體還要到元明清時代才會盛行,這除了與印刷術之精進外,是否也和書寫工具有關?

春秋戰國等先秦時代就更別提,以刀刻文字於竹簡,又豈會輕鬆於毛筆書寫在紙絹之上?雖無法斷言文體之誕生是受何影響,然而幸虧當時人書寫刻文不易,留至今日的文章詩詞才會這般精鍊優美。是思考周詳,雖然文詞短小,卻值得流傳千古;是出版不易,縱使書籍不多,卻本本濃縮了作者畢生心血。

生活在這個資訊量無比龐大、出版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裡,你要感覺慶幸或可惜?慶幸著擁有的選擇權是往昔所不及,出版業者一日的出版量,就是古人一輩子也不曾見識過的數目,而無論你喜歡哪一類型的書籍,總有人在寫、在出版、在閱讀。卻也同時懷抱淡淡的惋惜,惋惜著正因為如此快步調、倉促的年代裡,讓人連靜下心好好閱讀、背誦一則古文都沒辦法了。

提筆的理由是什麼?也沒什麼。只是不甘心曾經在中國文人手中揮舞得瀟灑的技藝,曾幾何時已在這一代的文人手中遺忘喪失,卻竟在日本島嶼上重現。只是想當自己重新體驗昔人的舉措時,也許能夠更貼近、更理解他們的想法心情。

提筆需要理由嗎?也許這些都僅是無意義的吟哦,理由與意義也許是在過程中自會浮現的答案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